中國歷史上名稱最多的城市
北京是我國的首都,也是全國政治、經(jīng) 濟、文化和交通的中心,它在歷史上也是中 國歷代王朝軍事重鎮(zhèn)或都城所在。隨著歷 代王朝的興衰和歷史的變遷,北京的名稱 也被不斷地更改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北京的正名、別 稱有60余個,稱得上是世界上歷史名稱最多的城市。
北京地區(qū)在上古時稱幽陵;夏代稱冀州; 周喚薊;春秋戰(zhàn)國謂燕;秦署廣陽、漁陽;西漢 設(shè)幽州;東漢為廣有、伐戎;北魏叫燕郡;隋改 涿郡;唐改范陽郡;遼改為幽都,建南京,稱燕 京,又改為析津府;金建中都,改析津府為永安府,又改大興府;元稱大都;明朝永樂元年 (1403)起始稱北京,置順天府,公元1421年 改稱京師;清代稱北京;1928年改北京為北 平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復(fù)稱北京。以上 僅是比較常見的名稱。
北京在歷史上還曾叫過宛平、燕山府、圣 都、汗八里。從公元1153年開始,經(jīng)歷了元、 明、清幾個朝代,歷時800余年,北京一直處 于國都的地位,因此又得到了各式各樣的別 稱、美稱,如長安、春明、日下、京華、都門、帝 州、帝臺、王城、皇州、辰垣、天都、玉京、神京等。
本文由網(wǎng)上采集發(fā)布,不代表我們立場,轉(zhuǎn)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yangzhimiao66.com/zgzz/1258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