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,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,是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最大的戰(zhàn)略轉移。1934年10月,由于王明“左”傾冒險主義錯誤,使紅軍第五次反“圍剿”戰(zhàn)爭遭到失敗。紅軍被迫進行戰(zhàn)略轉移。
長征初期,由于錯誤路線的指導,紅軍損失很大,在這緊急關頭,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。遵義會議后,紅軍在毛澤東等領導下,粉碎了國民黨中央軍及10個地方軍閥的圍追堵截;翻越山脈18座(其中5座終年積雪),渡過河流24條,攻占過大小城市63座,作戰(zhàn)380多次,經過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湖南、廣西、貴州、四川、云南、西康、甘肅、陜西等11個省,最后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戰(zhàn)略轉移,于1935年10月19日勝利到達陜甘根據地吳起鎮(zhèn)。
1936年10月9日,紅軍總部及第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到達會寧,同第一方面軍部隊會師。10月22日,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到達靜寧,同第一方面軍的第2師會師。至此,三大主力紅軍全部結束了長征。
本文由網上采集發(fā)布,不代表我們立場,轉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yangzhimiao66.com/sjzz/1017.html
